法律咨询热线:15904714557

律师文集

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ing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律师名称:

    王春林律师

  • 手机号码:

    15904714557

  • Q Q号码:

    1369484302

  • 邮箱地址:

    1369484302@qq.com

  • 执业证号:

    1150120091069416

  • 执政机构:

    内蒙古尊恒律师事务所

  • 联系地址: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汇商广场B1座8楼内蒙古尊恒律师事务所

律师文集

感悟企业家忧虑困惑的法律思考

作者:王春林     时间:2018-05-24    来源:互联网

【摘要】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企业家思考问题不是理论而是实践的可塑性问题,法律仅仅是企业解决问题的工具,是方法论与实践论的相结合问题,企业家忧虑的问题,追根溯源就是希望由管制型政府过度服务型政府能够落实到位,2018320李克强总理给出了答案。企业家更多的是希望企业主体地位能够在市场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作用,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节奏。本文主要从公司法角度分析当前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所遇的忧虑困惑问题,从法律视角论证企业家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如何面对转型所带来的不适应问题,从提高企业家对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需求方面,“以人为本”的政治高度,为企业家提供可资借鉴的意见,旨在致力于公司法专业化理论探讨与实践方法的创新型思考。十九大报告的“坚持新发展理念”是研究企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在深度探索企业家所遇忧虑困惑,以法律为导向,认真研究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混合所有制为蓝本,在促进公有制经济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提出个人的见解。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以其开放的思维运用开放的视野,从新思维、新理论、新理念等各个角度为各阶层企业家在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起到引导作用。

【关键词】企业家、忧虑、困惑、法律思维、深度融合、混合所有制、理念、竞争环境

201311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混合所有制企业能够体现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企业员工的持股优势、职业经理人保障制度、引导企业家发挥主体作用。本文涉及的企业家范围涵盖所有领域,不区分所有制形式,企业家面临的忧虑困惑问题求同存异,方法除比例外,没有大的区别。因此,企业家可以参照本文意见,进一步探索未来企业管理发展方向。在创新发展中摒弃意广才疏,把创新是引领未来企业发展作为驱动力,在管理上体现大智若愚的智慧。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发展混合所有制,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做到这一点,企业家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度研究企业在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中重要性。报告针对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非常鲜明地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能力体系现代化向更深层次,更高目标迈进的重大举措。企业家面对现代企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期,忧虑困惑在所难免。社会经济变革为企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企业家的思维创新也要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其新兴包括“区块连”等在内的信息化领域要有所了解,有所适应,对其市场竞争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在社会经济变革时期,企业家应当在投融资领域要时时的关注国内、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从提高转型升级入手,重视和加强人才培养,按照制度要求设置“专业化”队伍,废除“标准化”机构设置和配备的麻木思想,敢于挑战、敢于自我完善,敢于自我革命。同时,也要始终站在法治中国建设的高度,审时度势,只有这样在经济变革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企业家的创新思维要有所突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对于企业家而言,既是机遇,也是考验。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如何发展和壮大经济实力,在经济效益上提升企业品牌效能,在国际贸易中提高市场份额,在综合国力上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是企业家最大价值的体现,简短的几句话所蕴含的意义十分久远。自十八大以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势头强劲。新型、新动能行业不断涌现,创新创业发展不断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声望在不断改善。产业持续向“双中高”增速迈进,市场竞争活力明显增强。在十八大以后的短短5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气象、新路径和新特征明显显现,国际地位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企业家所忧虑困惑的问题是值得深度思考和研究的。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中的文化底蕴极其丰富,现代企业家大多数是60年代和70年代成长起来的,受教育程度远低于80年代后期成长起来的部分青年企业家的平均水平。统一规则、统一思想,除跳跃思维外,需要深度融合发展理念才能实现这一终极目标。企业家所要实现的目标非常明确具体,除追求知识结构差距外,就是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主体作用。为打破传统格局和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国家在具体解决问题方面比较突出,具体体现在:

(一)企业发展中,政府部门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企业家担心的是产品从研发到生产需要政府提供积极的政策支持跟不上,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看不到希望,一直困扰着诸多的企业家。为消除企业家的顾虑,在2018320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记者上李克强总理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放管服”改革中:“伤筋动骨也要做到六个一”六个一是指:“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同时,提出:减税、减费。这一举措,对企业家而言,可谓是一个重磅消息,让企业家看到了政府对企业发展所遇瓶颈的改革力度有所增加,势如破竹的改革步伐对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李克强总理把这一改革形象的比喻为“是动政府奶酪的伤筋动骨的改革”。面对阔步前进的改革,企业家要有充分的认识,政策措施,包括法律仅仅是手段,是工具,终极目的是让企业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完善企业优化升级,加快企业适应市场竞争能力。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企业家对其自身发展要充分评估,切莫盲目乐观、操之过急。

李嘉诚说:一件衣服被我穿上了,80%的人都说好看,那我一定会买!一个生意机会被我遇上了,80%的人都说可以做,那我绝对不会去做!我深信世界上的2/8定律,为什么世界上80%是穷人,20%是富人?因为20%的人做了别人看不懂的事,坚持了80%的人不会坚持的正确选择在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时候,需要的不是决策力,而是内心价值平衡的判断力。当所有人都抱怨决策力不强时,不需要必须回答,而是在结果后需要告知结论,善始善终是企业家必须坚持的原则。当被人看懂了之后,自然就明白最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论及这样的道理,很多人都懂,而如何做到需要的是企业家的境界和思维的融合。

(二)市场竞争中,政府部门应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企业家最大的忧虑困惑就是竞争环境问题,壮大实体经济,保障企业公平参与竞争,企业家需要政府在“放管服”方面能够与企业配合,积极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201661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该意见就是防止地方政府再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逐步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规则,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主导作用。良好的市场氛围,为企业家发展经济增加了信心,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其目的就是让企业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作用。

深化推进改革进度、强化政府职能,营造营商环境,解决办事便利等一系列新创举,充分体现了政府对职能转变的认识节节攀升。企业家每时每刻都期待着,在法治中国建设的环境下,政府首先要建立和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体系规则,这是确立市场竞争环境,以政策为基础性地位所要实施的关键步骤。

《反垄断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对公平竞争环境存在的问题做出了重大制度调整大篇幅地对企业发展进行了科学论证,从资产管理、金融政策、对外贸易、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打破所有制界限,从根本上防止滥用行政权力的发生。体现了国家在排除行政干预、限制和排挤竞争方面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性顶层设计对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支持和鼓励企业创新创业、增强和激发市场主体竞争活力、降低和减少制度性交易中的成本不合理、保障企业在市场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企业家要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规划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现代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顺利进行,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家也应当清楚地看到国家正下大力气整治与法治建设不合理、不协调的矛盾问题。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营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是企业家期盼已久的夙愿。毛泽东说: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企业家都有一腔热血,都有实现人生梦想的愿望。只是担心不能有所作为,担心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每个人都会有暮年之时,企业家亦如此!都希望在大展宏图之年做出一番成就。企业家的价值体现就是在综合国力的提升上,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上。

熊彼特1912年出《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一万辆马车还是马车,只有蒸汽机车才是质的变化,才叫发展社会经济高速增长,规模不断增加,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改变粗放型结构,把质变作为可持续发展方向,把量变作为企业提高生产力的目标,企业家必须深思熟虑地深度思考,企业发展远景规划必须因地制宜,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诺斯说:“技术进步,投资增加、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等,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制度”。因此,企业家必须把制度建设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制度建设需要花费大力气,投入一定比例的成本,选拔真正的人才参与到企业发展的智囊团中来。王健林说,“马云讲过,打败你的可能不是技术,而是一份文件”。“作为民营企业,可能我和马云的担心的都是一样。我希望文件越少越好,或者说文件要多,多的都是更进一步开放的文件,不希望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就怕这个。”因此说明:企业家不要自顾不暇地被文山书海、文山会海所束缚,要有宏涛伟略的创造思维。

 

(四)企业发展进程中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国改革开放已经40周年,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变,举世瞩目。期间,企业发展所依赖的智慧是顺势而为,企业家既有忧虑,也有困惑。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2050年建成现代化强国,企业家发展的空间可谓空前。2017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指导意见》,可以说:国家把企业家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家的精神概括已经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政治高度,可以说:这是首次提出和肯定企业家的历史地位和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该意见要求全社会各级部门对企业家要有足够的尊重、爱护,努力营造和培养企业家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

指导意见的出台,足以证明企业家的社会价值和主体地位的在不断提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理论有了新的创举,也是改革开放之后,对企业家高度评价最新研究理论成果的重要体现。企业家要清醒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牢牢把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八个明确”。企业家要有远见卓识的态度,忧虑和困惑自然就会少许多。其次,企业家更要把民主政治提高到议事日程上来,紧跟时代脚步,扎扎实实地做好改革促发展中每一件事,把优化市场环境和人才战略培养提高到战略高度考虑,以其科学的发展思维引领和带动全体员工走在企业发展的最前列。

企业应对市场能力要有足够的信心在社会经济变革时期,企业家除担心上述法律等问题外,还担心包括国家GTP增长率、债务扩张、产能过剩、金融杠杆率等约几十个方面的经济环境的担忧。未来企业发展的路径,总结起来看:就是一个核心问题,“人才战略”的调整。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作用,才能把好的制度贯穿于企业经济发展的始终。马云在清华大学演讲中说:“一个人要成功,靠情商,一个人要不败,靠智商”。企业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人,在自身体系建设中,必须要有雄才大略。许多人都在关注华为的成长,华为是采用“财散人聚”的管理机制,企业把财富几乎全部分给全体员工,增加企业凝聚力的方法集中体现在任正非在华为只有1.01%的股权,而工会持有的股份是98.99%,在全员持股的情况下,华为把股权、管理能力、贡献能力、员工业绩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华为并没有追求公司上市。但是,达到的效果举世瞩目!从这个实例可以说明:真正做大做强的不是某个人能力问题,而是舍得和责任担当问题。

企业家的创新思维要与时俱进谈到创新思维问题,我个人理解,企业家必须深度领会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引用的:“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的经典语句,只要能够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不要循规蹈矩,不要任人唯亲,敢于坚持真理,做事谦虚谨慎,敢于突破。管理中,要深度理解“儒家讲的仁、礼、中庸在现代企业管理治理体系中作用,把管理体系注入儒家思想,深度理解道家思想讲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治理名言。在选用方方面面的人才之前,先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制度,所有进入企业的人员必须按照制度要求履行职务,把规则意识作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     

二、企业家要在创新理念上加大成本投入

(一)企业家的理念和智慧要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指相同或不相同的行业、产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通,最后成为一体,逐渐形成新产业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产业交叉、产业渗透、产业重组等的总称。随着现代社会经济转型要求,跨越式的经济模式为知识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诸多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已经入骨地感受到完全依照西方高标准的科学管理为基础,按照西方传统管理思想有许多不能克服的理论缺陷。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突出特点就是容易忽视人的价值,企业缺乏对人的主体性价值的重视。企业大多数员工是本土人,教育背景、受教育程度、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价值观的不同等等都是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家东西南北中的企业文化仍要认真学习,深度融合发展,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智慧和理念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智慧不一定有理念,有理念不一定智慧全面。这就需要造就一批方方面面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就需要在保障制度落实上加大投入成本。满足这个条件,就需要组织专业化人才对企业未来重新论证,重新制定发展规划。

(二)企业家对人才培养目标要具体化。企业家研究创新问题,首先要把本土管理思维与高科技管理的同步问题融合思考,否则就感觉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企业家就感到忧虑和困惑。从公司法角度看:制约人发展的结果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跳槽”风波诸多的“劳资纠纷”困扰着企业的健康发展。无论是怎样的一个企业,归根结底是离不开“人”这个主体的。企业制约人的价值体现,还要限制人的合理流动性。多数企业家可能困惑的是人才问题,占比比较突出。

(三)企业家制定管理模式要有创新机制。运用诸多的包括儒家、道家管理伦理思维企业家也多有尝试,效果不完全一样的关键因素就是没有深度分析研究主体结构的平衡性,不合理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是不能生搬硬套的。解决这一弊病的有效方法,就是企业对“人”的价值必须认真评估,企业方方面面的人才作用必须审慎评估,无论是资历、阅历、能力等,包括外聘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都要审慎评估。严格、严肃的管理,所蕴涵的管理能力,体现的主体是”这个要素。以人为主体挖掘人的智慧,并运用现代新型管理体系,注重教义、教化的思想观念,把人的道德水平社会大众化的水平相互融合起来,肯定人的价值。企业家要实现对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大成本投入,一方面要改变“标准化”配置的管理思维,努力让真正的人才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应有的尊重

三、企业家要有前瞻性的战略发展规划

(一)深度理解以改革促发展的意义。从十九大报告中企业家能够感受到,“混合所有制”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建立起来给予了充分的制度要求。所有制不分大小,企业家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市场有合法的需求,只要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只要能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发展经济,国家就给予主持和鼓励。

混合所有制的优势就是共同参与市场竞争,防止唯我独尊的机制出现。一个时期以来,企业家比较困惑的问题往往是与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要企业发展,一方面要选用人才。一切准备就绪了,市场又发生了变化。众所周知,产品从研发到进入市场需要周期性,期间的产学研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最为恐惧和忧虑的可能还有资金的融通和制度变化问题,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优越性则在于管理的集权分散和过度管理的弊病克服,可以达到层次分明的目的。从近一个时期的私募基金问题到断崖式的股票下跌,再到因股票买卖交易在内的数起违法犯罪问题看,多集中在民营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把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还可以起到运用制度控制风险的优势。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利于企业克服慵懒撒的弊病。国家提倡混合所有制有利于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的深度融合,把企业命运完全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从企业发展角度看:民营经济比较活跃,融资途径和融资渠道比较广泛,相互融合更能促进企业参与竞争。民营经济也能够提高抗风险能力,企业竞争既包括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写入第十三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企业家的发展目光要有前瞻性,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无论是经济政策,还是政策体制改革,表面看与企业宏观经济发展没有联系,而认真分析问题就很快显现出来,问题症结则在于对相关政策性制度的制定背景了解不够。提出前瞻性规划也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不同角度提出来的,如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发展有无影响,又如金融体制由“一行三会变为一行二会”对企业有无影响等。因此,企业家熟悉和了解问题不能停留在日常性事务管理上,更重要的还要从国家大政方针的角度,以宏观思维按照市场化运作方法实现企业之间的融通、融合发展。当然,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人才战略的储备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

(三)企业在发展中要把握好政策导向。2018年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共提出了包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八个方面的内容。鲜明地提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企业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发展与协调的关系,处理好制度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机统一关系,处理好企业与政府之间的配合关系,发挥好企业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做到以上几点,实现企业稳步发展是有保障的。从混合所有制发展趋势看:国有经济活力体现在市场化上,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已经认识到市场化已经初见成效,市场化改革已经发挥作用。在引入市场机制、解决利益分配机制方面,混合所有制的员工持股效果、职业经理人专业化等方面的优越性日益凸显。传统的铁饭碗、大锅饭已经不复存在,企业的激励机制已经在智能化、信息化的科技时代有了质的飞跃。企业家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集中精力把转型升级、培育市场、人才战略、法治环境,按照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前瞻性规划提前制定好制度。在深化“创新思维”中,把握好引入市场机制这个命脉。

四、新形势下企业家的忧虑和困惑

(一)法治环境有助于企业家改变僵化的管理思维。20181月至今的短短几个月里,因投融资、股票买卖、私募基金、新三板的违法企业频频被证监会处罚,被移送司法机关查处的数起案件中,既包括大型企业,也包括中小企业。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不受所有制形式的限制,抵御风险和参与竞争的能力是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优胜劣汰由市场来决定。截止2018517日,中基协对外公布的异常机构多达3827家,还不包括涉及被司法机关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的机构,也不包括非法集资被责任追究的机构。凡是出现涉案情况,企业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忧虑和困惑。一方面认为合法的融资不会触及违法犯罪问题,一方面按照量化标准又可能存在犯罪问题。就是这样犹犹豫豫的判断,诸多企业家担心司法环境和相对应的责任量化标准会殃及到自身安全。其实,从法律制度层面而言,任何企业都需要融资问题,投资和融资面临的异同,主要是对内和对外问题的理解。专业化解决的问题按照制度落实,对照制度约束自身的行为,改变过去传统的僵化方法和固化的思维极其重要。

(二)企业的精神文化要重视。企业家是个体的人,能力和精力不是同步的。精力有了能力不一定跟得上,能力有了不一定有精力。面对这个问题,企业家比较困惑的认为找不到合适的人。笔者认为找不到的原因不是人的问题,是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合法性、规范性问题。开发智慧和发现人才企业家需要的是千里眼,并非是伯乐。企业家必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改变传统观念。走出忧虑的圈子,首要问题是怎样调动人的积极性,怎样能够发挥人的创造性作用。规范人的行为除法律外,更重要的道德问题。法律解决不了道德问题,只能通过价值观的培养,矢志不渝地与企业命运同舟共济。这一点华为的经验和阿里巴巴的经验可以值得借鉴!前不久京东方集团创始人王东升讲如何发挥员工优势中,也对企业成长过程和成功经验向媒体发布。其实。企业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管理经验,也有企业文化,更有企业精神,仅仅是不能融合发展,深层次的智慧尚未开发出来。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社会经济环境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分分秒秒地都在发生变化,而不变的是个人的思想和思维。运用新观念、新知识的目的就是告诫自己改变传统的思想和思维,把迎接挑战和责任担当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中。从诸多企业家的成长经历分析,成功的秘籍就是“责任和担当”,其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不容忽视的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敢为人先”的奉献精神。新时代企业家困惑和忧虑的问题比较多,虽然管理没有统一的模式,企业家完全可以制定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人才战略规划。制度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无论生产、制造、加工企业,还是商品流通企业,无一例外地必须以制度感动人,以制度规范人,以制度衡量人。但是,企业家自身必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五、企业家的风险评估问题

企业家经常被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困顿不前。最为担心的就是触及法律的制裁,一方面企业要突破瓶颈发展生产经营,一方面还要面临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对于风险问题,笔者是这样理解的:

(一)企业经营管理要先解决生产力问题。市场化经营其本身就是风险,这个风险来源于产品本身,并不是直接的法律问题,在法律问题出现之前,完全是管理问题。按照法理学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力量。也就是说,起根本性作用的仍然是生产力,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在在一定时期内起主要作用,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根本原因是引起事物发展变化潜在的、深层次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持久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法律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着阻碍作用。企业家在解决诸多矛盾问题上,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生产力这个核心要素。

(二)企业经营管理必须要有规则意识。规则有多种,不同的场所遵守不同的规则。规则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作为每一个行动的意识准绳,处处要以身作则。企业的规则首先是制度、章程,管理层执行的是章程,员工执行的是制度。不能把属于管理者执行的,要求员工去执行,而应当由员工执行的内容按照管理者的标准去执行。这样的行为后果就是制度的层级没有了执行力的灵魂。规则意识不分前后,意即没有前规则和后规则,规则不限于法律规则,应当以儒家的“德”来约束自身,以其高尚的道德去治理企业。防范企业风险应当是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现在,诸多企业在尚未进入成长期,就被法治所制约,法治的效果固然很好。良法亦法,本身没有问题。可是认真分析后,结论就是,防范了风险,同时也防范了市场。更为严重的是防范了企业缺乏竞争的活力,防范风险的灵魂是在经济环境中发挥创造力作用,而实际缺乏对风险防范的深度理解,从而导致防范的目的阻碍了企业的竞争活力。真正实现风险防范的归根结底仍然是人的因素,达到真正实现对人价值的体现,企业家应当通过市场寻找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任人唯亲,事必躬亲,滥竽充数,应当是企业家深度思考的问题。

(三)企业运行必须按照法律制度制定行业管理规范。企业管理涉及的法律问题很多,各部门法调整的范围各不相同,规范的制度体系,是保障企业运行正常的重中之重。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法律规定调整,如公司法调整的主要是公司设立、组织、运行、解散行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外资企业法调整的是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外商企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涉及风险问题仍体现在经济政策方面,包括行政法规、各部委规章等。诸多企业对国家大政方针掌握的不是非常准确,对法律顾问制度落实的不是很到位。

法律顾问并非是法律制度的风险防范,而是经济管理过程中的行政管理风险防范,行政管理的风险防范包括各类政府职能部门的意见、决定等,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意见》、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财政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6号《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办法》等。类似于这样的意见、规定对企业存在的风险可能远大于法律规定本身。

伊索说:“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是企业家应当深度思考的问题。不重视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不注重其重要性,所付出的代价是众所周知的。而法律顾问的职责没有严格的规范化、法制化,只有严厉的制度化,法律顾问成了企业的标准配置,法律顾问没有规范化的规则体系,法律顾问制度流于形式,或者是按照标准化配置的方法设置,根本没有发挥体现出法律顾问应有的作用。在只有制度化规则的条件下,法律顾问才能成为企业的真正守门人。守门人理论是1947年卢因提出的,法律顾问的作用应当上升为企业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推动者和守望者。否则,守住了大门,推走了客户,挤走了市场。企业家应当深层次的、进一步的反思这一比较现实的、客观存在的问题。

法律顾问是企业家最为困惑的问题,一方面要管控企业经济风险,一方面要稳定职工队伍。法律顾问夹缝中求生存,不能发挥主导作用的弊端日益凸显。内部设置法律顾问是企业标准化要求,外部聘用法律顾问又可能涉及商业秘密。法律顾问要起决定性作用非常困难,没有建立真正信任关系,仅凭一纸简单的合同就要发挥作用,其困难可想而知。

笔者认为:真正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必须对法律顾问制定专门的规则体系,要求法律顾问在规则体系内开展工作。对合同谈判、合同管理、企业重大决策、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税务情况、人力资源、市场运行状况、外部资信情况、商业动态、政策法规、规章、命令、决定、决议、法律制度、股权架构、公司章程、投融资规划、上市、期货、交易等诸多重大事务都必须要求法律顾问全面参与,保障企业良性循环必须发挥法律顾问的积极性、创造性作用。法律顾问目前所发挥的作用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没有充分重视法律顾问在企业中的价值,一以贯之的认为,法律顾问就是“打官司”,其它事情关系不大。李嘉诚说:“知人善任,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的长处,部分人的短处,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为用为原则。企业法律顾问能否受到应有的尊重,能否发挥其长处,需要企业家用智慧的思维去深度挖掘。诚然,德才兼备的人选需要企业家要有旁求俊彦的思维,面对过往的人选要广泛征求意见,对其顾问的睿智要有才高识远的识别能力,达到这一点就要集思广益,就要面向社会征集人才,否则很难实现这一愿望。

企业家最为担心的是法律环境变化柏拉图说:“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除政策、法律方面外,更为残酷的仍然是市场竞争问题,有竞争才能有活力,才能体现出企业家适用社会经济发展的智慧和能力。2018119日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国资委、一行三会联合下发《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实施中有关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发改财金〔2018152号),20171227日公布实施的《招投标法》,20161219日发改委《市场化银行债券转股权专项债券发行指引》,这部分法规的出台,为企业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2017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6号】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国有独资、全资公司全面建立外部董事占多的董事会,国有控股企业实行外部董事派出制度,完成外部监事会改革,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努力培育政治坚定、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董事长和职业经理人方面,给予了充分的制度肯定。

从中央的指导意见看:国家在加大公司法人治理改革力度。相信诸多的企业家对这一规定不会陌生。201712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充分发挥审批职能作用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通知法》(20181号,把企业投融资过程中可能担心的责任问题,通过司法程序向社会公示,只要不是出于非法目的的占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矛盾问题,一般不被认定犯罪追究,从司法归责方面,为企业家在投融资领域提供了法律上的根本保障。

20161010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20167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等一些相关重要的法律、行政法规为企业家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化解债务纠纷等为企业家再一次提供了制度上的扶持。

六、企业家在信息化时代将遇新挑战

(一)现代企业发展互联网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高科技投入企业管理中的成本也是飞速上涨。信息革命的挑战,企业家也是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电话、电报到如今的区块链技术,大多数企业家感同身受。是信息革命在挑战着社会化的发展进程,企业家除本身是互联网行业的外,大多数企业家并非是信息化的专家。对于新兴领域内的陌生程度与普通的员工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这就需要企业家向普通员工一样开始从头学习,某种意义上讲,在互联网技术领域,企业家可能远不如普通员工。这样的问题在企业也是客观存在的,而深层次的认识这个问题,可能并非所有企业家都能做到身体力行。

由于历史原因,企业家一直被普通人追捧为“神”的感觉,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尤其是某些特定行业里的企业家,像被追星族一样的追捧着。随着经济改革的变化,这一现象有所遏制。但是,在许多行业中这种情况仍不容乐观。学习历史的都知道,中国企业家最追捧的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人们认为: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圣人除孔子,就是儒家的最后圣人王阳明,曾国藩仅能算半个圣人。王阳明所提出的“心学”,之所以被企业家和国家领导人奉为经典,就是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堪称史上绝无仅有的人,一介书生,却能带兵平叛。这个经典告诉企业家,用人要有除慧眼之外,还要有立德、立功、立言、立人、立身、立业、立信、立行之则。做到这“八立”,企业家的困惑和忧虑自然会少许多。

信息化技术革命的挑战,企业家除自我牺牲外,必须注重专业化程度高的方法学习。把“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思维放的高一点。必须改变“循规蹈矩”的主观主义思想,运用科学的、进步的、发展的思维看待新生事物。必须改变传统的认识社会的思维,深度理解新时代社会发展新机遇所带来集约化、产业化革命的新飞跃。

(二)对新兴产业的认识要体现在科学管理上。新兴的互联网技术逐渐发展到区块链技术革命时代,区块连涉及的一些领域可以是:智能合约证券交易电子商务 物联网社交通讯 文件存储存在性证明 身份验证 股权众筹等几乎涵盖了企业所需要的各领域。企业家选择投入,必须要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决心。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如今的互联网技术可以达到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从一般生活方式到现代化生活的方式的转变。如网购、物流等,智能化高科技领域层出不穷。企业家面临的新技术革命挑战是刻不容缓的。因此,改变思维、改变思想、改变策略也是对企业家的一个考验。

(三)新时代企业家深度思考问题要有创新性。创新驱动科技发展良好机遇期,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新兴科技的高铁建设、移动支付技术经济、共享单车理念全球化网购已经公认现代化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新型经济蓬勃发展为企业家注入了新的的活力,高科技产品广泛应用到交通、能源、化工餐饮、金融、住宿物流、教育、医疗等包括加工、制造在内的多领域。绿色旅游、科技文化、环保、健康、社会养老机构的蓬勃兴起消费产业”日益壮大起来。企业家要“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努力创造国际创新与产业合作机会运用全球创新资源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好跨国公司知名研究机构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的良好机遇。企业家应当深思熟虑,处处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处处要把真正的人才重视起来,谨言慎行,切莫按照标准化配置的方法淹没企业中的真正人才。

七、结束语

本文以公司法角度分析企业家困惑的问题,可能有些狭隘。但是,认真分析,仍没有离开“人”这个关键因素。企业家制定人才战略、培育市场、筑牢管理基础、夯实创新理念、科技驱动发展的思想一刻也不能松懈。核心因素必须在“人”的问题上发挥引领作用,运筹帷幄。在处理具体问题上要有“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思想情怀;在管理问题上要有“思利及人”的态度,“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经营上要有捷足先登、利析秋毫的理念。

企业管理真可谓是“陂湖禀量”,企业家也是最伤脑筋的事。若能做到大智若愚,也就可以轻车熟路了。

新时代的快速经济发展,为企业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企业家要牢牢把握好这个战略机遇。始终以市场主体地位为核心,运用前瞻性思维,处理好发展与和谐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的配合关系,按照宪法原则和十九大报告精神,走自我发展之路,必将在中国企业家的舞台上继续绽放出绚丽多彩的人生。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法律咨询热线:15904714557

Copyright © 2017 www.nmgla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15904714557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与南二环路交汇处汇商广场B1座八楼

技术支持:网律营管